防水行業是建筑材料中的細分行業,建筑離不開防水。在工程建筑和房屋建筑中,防水成本一般占到建設成本的1%-3%,占比雖然不高,但如果防水出了問題,維護成本要遠高于初始建設成本,因此建筑防水工程的質量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房屋和工程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壽命。如此重要的防水往往容易因其隱蔽性、無法檢測而被忽視,屢屢出現建筑滲漏的現象。
中國建筑防水協會理事長朱冬青在新浪地產(微博)網攜手中國建筑防水協會舉辦的“建筑防水與節能屋面系統技術”行業沙龍上介紹,協會針對全國范圍的建筑滲漏的調研結果顯示,滲漏原因主要有四大方面,****材料;****設計;第三施工;第四管理。這四個方面每年的比重不一樣,大約材料占20%到30%,施工一般都占40%到50%,設計占20%,管理占10%左右。
低價競爭 防水材料魚龍混雜
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建筑防水行業在產業規模、產品結構、技術裝備水平及應用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但總體而言,目前的建筑防水行業仍處于一個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市場競爭不規范的不成熟階段。身為業內人士的卓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林旭濤表示,建筑防水行業集約化程度不高,一批不合格企業魚目混珠造成建筑防水材料質量良莠不齊,而且建筑防水材料的品種較多,不是專業人士很難分辨清楚。
但是并不是整體行業都處于低端,行業里也不乏產品質量和技術都處于****的****龍頭企業。中國建筑防水協會理事長朱冬青表示,行業排名前20的企業生產的產品是可信的。但是正規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不能發揮主導作用。防水在整個建筑投入中占的比重僅僅有1%,很多開發企業或是下一級的總包或分包,仍為了減少投入在防水工程上不斷的壓縮,眾多高中檔產品不易得到市場認可,往往游離于市場孤軍作戰,而占領市場****份額的卻是假冒偽劣或低檔產品。
大量劣質防水材料在“出廠合格證”、“檢驗報告”、“取樣試驗報告”的掩護下,堂而皇之地進入建筑。有業內人士透露:生產廠家會根據客戶需要,出具不同的合格報告。這在業內已經不是什么秘密。
德生防水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德生建議,雖然因為****原因,好的防水材料不被開發商接受。但是防水行業里面的大企業應起到到頭作用,將****和防水的重要性傳達給大眾,讓各界重視起防水問題,促使開發企業加大防水投入,杜絕偽劣產品出現在建筑中,對這個行業的會有一定的促進。
缺水專業防水建筑師 防水設計空缺
建筑防水設計需要從建筑所在區域,當地氣候條件以及建筑形式等因素出發。目前防水行業里深化設計的水平不足,而建筑設計師將精力更多集中在建筑外觀形式上。作為建筑中起重要作用的防水,很難成為左右購房者選擇項目的因素。正是這樣的隱蔽性,使得產業鏈上開發商、建筑師、施工隊伍都不重視防水工程。
防水設計作為防水工程中**復雜的一步,應融入進項目的設計。每個房屋的結構不同,其防水節點的差異非常巨大,不同節點需要不同的防水材料和施工方法。但遺憾的是,受制于目前過低的行業利潤空間與受重視程度,防水企業缺乏足夠動力投入新產品研發與設計施工水平的提升。作為開發企業也有這方面的訴求,民生置業有限公司采購總監李建東表示,從設計角度來講,防水企業應介入到設計中,在設計規劃時,**想好防水如何體現,如何和其他建筑功能融合。
對此,索普瑞瑪公司****代表賈偉一認為防水企業在****生存后應該進一步投入研發,做深化設計,從自身的完善喚醒公眾與建筑商、開發商的重視。
其實目前防水設計的主體并不是防水企業,而是建筑師,防水的設計不僅需要專業知識、了解防水材料的各種用途,還要了解設計的項目的地域氣候等因素,把防水工程融入建筑中,才能做好防水。但是我國大部分建筑師防水設計水平較低,有的很不了解防水材料,沒有掌握防水設計技術。而防水設計比較復雜,建筑師不愿意花費很多的時間去掌握防水知識和技術。
另外建設方自行改變防水設計方案,更換防水材料,設計院不能制約。造成滲漏是因防水設計不合理但無人追究設計責任,導致防水設計質量下降。